近日,中國電信與武漢市蔡甸區園林和林業局聯合打造的沉湖濕地生物多樣性智慧監測系統完成升級,正式投入使用。該系統采用中國電信5G定制網、Wi-Fi雙網覆蓋,以“網絡隨心”的優質服務,確保系統更加高速、穩定,在武漢舉辦的《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上成功向世界展示了“智慧濕地”。
沉湖國際重要濕地是江漢平原最大的典型淡水湖泊和泛水沼澤濕地,也是武漢市唯一的國際重要濕地,被專家譽為“濕地水禽遺傳基因保存庫”。2021年7月,沉湖濕地生物多樣性智慧監測系統正式投入使用,通過聲紋識別、圖像識別、多模態計算、數字孿生等多種技術手段對沉湖濕地自然保護區進行全天候、系統化、數字化、精細化管理。這是武漢市首個“智慧濕地”建設項目,智能監管領跑全國。
武漢市蔡甸區沉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沉湖濕地生物多樣性智慧監測系統具備環境指標監測、物種實時監測和精準調度預警等功能。其中,物種實時監測可立體感知保護區內棲息生存的鳥類物種,為科學研究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一手數據。目前,沉湖濕地自然保護區內布設了21套聲紋前端感知設備,實時監測鳥類鳴叫聲音,并與后臺數據庫進行比對,以此判斷鳥種。截至目前,聲紋感知設備已持續監測465天,累計獲取有效聲音235.3萬條,識別了277種在沉湖棲息的鳥類物種。
沉湖濕地生物多樣性智慧監測系統也是沉湖智慧保護系統,管理者可通過系統實時了解保護區里生物多樣性的信息和出現在保護區里的違法違規行為,還可根據水位的高低以及水草、苔草之類的生長情況來調節鳥類的食物,實現對巡護人員的實時調度指揮。
“系統可以完成各類生態數據實時分析和生態預警,從而為在線服務、智能分析與智慧應用提供數據支撐,為保護區的生態監測、科學研究和精細化管理提供決策依據。”湖北電信武漢蔡甸分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保護區內的視頻監控系統由4處主浮漂、7處小浮漂和13處高塔組成,包含31個攝像頭,可以實現360度全景拍攝和40倍畫面放大。此前,湖面信號一直使用Wi-Fi傳送,容易受到氣候影響?,F在采用中國電信5G定制網、Wi-Fi雙網覆蓋,利用5G網絡大帶寬、低時延、廣連接的優勢,系統能更加穩定地對沉湖物種和事件進行精準采集和識別,并建成數據庫,真正讓用戶感受到中國電信‘網絡隨心’的服務品質。”
評論